返回首页

现在都是高楼,人死后在哪里办葬礼?

来源:www.dzjyhj.com   时间:2023-05-29 13:26   点击:103  编辑:admin   手机版

现在都是高楼,人死后在哪里办葬礼?

“人有三魂七魄,生不认魂,死不认尸”。至于死后办不办葬礼,在哪里办,如何办,都是活人的事。对死者来说,捏扁搓圆,火化冰碎,碾作尘漠,撒向天空大地,江河湖海,一任其便。对于活着的人来说,如何对待逝者,如何祭奠先灵,是其对后人和来者的交待,也是自身的责任和义务,更是对其道德和良心的慰藉。

古往今来,我国传统文化有“侍事若侍生”的习俗。体现在对死者的尊重和对来者的期待。实行殡葬改革,革除大操大办,厚葬薄养的封建陋习完全应该。但也不意味着将逝者当脊芦垃圾处理。更不意味着利用死人去生财!大多数人对实行火化并无异义,然而对于中国传统习俗的“入土为安”还是比较讲求的。对于入公墓或进祖莹也存有争义。因此,在实行殡葬改革中,仍有许多樱首带工作要深入面对。也希望从事这项作的人多作调查研究,认真听取各方面的正确意和建议。

城市住在高楼小区,是没办法在家里办葬礼,更不允许在小区举行葬礼。

往往老人许多都是在医院病逝的,然后联系火葬场的专车直接送往火葬场的。(付费)。

火化前穿衣并请美容师美容(付费)。

火化前使用水晶棺,冷藏间(付费)。

拟定好火化和举行葬礼日期。

通知至亲好友向遗体告别。

使用遗体告别大厅及摆放鲜花,(付费)。

请司仪主持(付费)。

有身份的人举行缒悼会并有亲人致悼词,回忆其生平事迹,寄托其无尽之哀思。

开始火化(付费)。

买骨灰盒(付费)。

骨灰盒有黄花梨木及陶瓷等一些普通材芹氏质的,也有汉白玉中高档的,更有紫檀的,还有金丝楠木,阴沉木等超豪华的。价格也从几百元到数十万元的不等。

骨灰入骨灰盒后送往殡仪馆安放。

葬礼完毕,逝者安息!

如果老家是农村的,不管你居住在那个城市,那个小区,那座高楼,老人逝世后都有叶落归根,魂归故里的俗。尽可能的遵从老人的遗愿,回老家随老家的礼节安葬老人为好。

殡仪馆

我居住的是旧城改造的回迁房,谁家有人去世后,大都是在居民楼里办葬礼,假如所居住的单元是在一栋楼的中间,那么室外仪式就在这栋楼外的十字路口处,尽可能避免挡在别人家门口。同村里的人也都能理解和包容。

举办葬礼,都是寄托活人的哀思,家人在世时,做到尽心尽力,不留遗憾;去世后,条件允许,尽可能用文明的方式办葬礼比较好。

那些一代代流传下来的葬礼仪式和对去世的人说法以及对后人的影响,真的存在吗?

参加舅舅的葬礼(下)

作为舅舅的亲侄女,理应和表弟表弟媳们在灵堂里为舅舅守灵。一个中午,我老老实实的呆在灵堂里,陪着舅妈说说话。舅妈是个明大义的人,她坚强的挺住了舅舅的最后时光,为舅舅办后事,她也是70岁的老人了。

她豁达的说,别人见她的冷静有些不解,可她认为,如果她躺在床上才算悲痛,舍不得舅舅的话,这么大的一件白事该怎么办?

大表弟夫妇都是残疾,二表弟从小就在外上学、工作,农村的风俗人情也不怎么懂,没有人来撑着怎么行?

再说,舅舅的迅贺病是大病,肺癌晚期,神仙来了也难治,由于这种病折磨得太痛苦,多次的化疗放疗,胸口都变得硬梆梆的,疼的冷汗一身一身的出,受够了罪,去了也是一种解脱……

舅妈的态度刷新了我对她固有的认知,以前只觉得她是一个很好强的女人,说话有时夹枪带棒的,很怕她,不敢和她亲近。而她这番话,让我对她的尊重又进了一层。舅妈不容易,舅妈也很坚强,舅舅去后,这个家的顶梁柱又是她了。

下午四点钟左右,送骨灰盒的村里人和孝子们吃完饭准备出发了。

我们头上带孝的孝子孝孙们按风俗跪送逝者上山,送到村口时,大部分就折回去了,我陪着老妈和姨妈姐妹俩送兄长上山,她们坚持要送到祖坟,看着舅舅入土。

我搀着哭泣的老妈紧紧追着抬骨灰的轿子跑着,上坡路上,黄灰扬起,也顾不得了,跑得气喘吁吁的,还好,细心的大表弟请了一辆面包车接上我们四人(我和老妈,姨妈和来陪她的儿媳)先行一步,到坟山上等候,他们哥俩和舅舅那十岁的小孙子和轿子一起步行上山。

车行到一个岔路口时,司机停下了车,告诉我们,后面的路太难走,让我们步行一段。

我们在山路上走了一段,老妈和姨妈一想到舅舅的离世就哭,一想到她们小时候的艰难岁月就哭,我劝说她们要保重好自己,替舅舅照看着孤儿寡母的,好好活着才能帮到别人。舅舅走了,退休工资也停发了,平日里的主要经济收入一下就断了,小孩要读书,舅妈要养老,大表弟夫妇因残疾也挣不了多少钱,以后的日子能帮就要帮一点。

说话间我们就听到了半山腰有说话声,顺着小路上去,果真就是挖墓穴的人。他们挖了两个并列的墓穴,并用水泥沙石抹好,左边放舅舅的骨灰盒,右边留给舅妈百年之后用。按他们村里的做法,人去世三天就成坟,墓碑也一起做好立起。

等送舅舅骨灰的轿子到了,村里主持白事的司仪念了祷告词,祝福了活着的人,宰杀了带上来的活鸡后,就是安放骨灰盒了。

司仪说,骨灰盒和墓穴的空隙处最好用土填满,俗话说得好:“入土为安”。表弟说,他听司仪的。

于是,跟去的直系血亲,要替物昌蔽他掩上几捧土。所以,先由两个儿子跪着把土放进墓穴,接着是孙子,最后是老妈们姐妹俩,每人三把土,仪式结束后,磕了头,看着做坟的师傅把碑立起来一部分,我们就先行离开了。因为我们必须在太阳落山前回到主人家里,所以我们极速的离开了,后续未完成的事,由做坟的完善。

我先回到家里,解了头上孝布,匆忙的和舅妈们告了别,骑上车我就离开了。

等我天黑回到家里,我用座机给女儿打了电话报平安,女儿告诉我:外公外婆正在姨夫车里吵架呢,吵了一路,都怪我!

原来我上午独自骑车走了危险的路,就因为我不认识从村子里经过的路,给罩州老爸老妈留下阴影了,于是老爸决定自己骑车,让我和妹夫们坐车 。

我当然不让啦,下午太冷,把老爸吹病了怎么办呢?所以我事先就把车钥匙装好了,一下山,就趁天未黑赶紧走。一是怕在村里转迷路了,留点宽松的时间;二是回家途中经过一片坟场,以前有人受过惊。我又没带包,害怕手机在颠簸中丢失,干脆让女儿帮我保管着。

老妈知道我独自走了以后,担心受怕,就埋怨老爸,说老爸为什么不趁我们上山去了先回家,三妹又打我的电话,才知我连电话也没有带,越着急了,所以一路走一路吵,直到我打电话报平安。

“唉,这么大的人了,还让父母担心!”女儿说。她不明白,再大也是父母的孩子,一辈子操心不完的孩子。

顶一下
(0)
0%
踩一下
(0)
0%